现在社会上一直都在强调不要仅仅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,心理健康同样重要。据新生儿期简单的条件反射建立和最初心理现象形成的特征,对新生儿的心理卫生要重视以下几点:
母亲是第一任启蒙老师。要对新出生的婴儿多给予抚爱,及早训练与建立新生儿主动寻找食物的条件反射。在每次喂奶时要用亲切温柔的话语对他说:“宝宝醒醒吧,该吃奶了,妈妈已经来了。”尽管婴儿不懂这些话,但这种语言的刺激,对婴儿条件反射的建立帮助极大。
还要有意识地把奶头先放在婴儿的脸上,刺激婴儿的感觉,然后再逐渐接近他的嘴,为婴儿提供更多的寻找奶头的学习机会。要注意定时、按程序喂奶,使婴儿及早建立起母亲的声音和吸吮乳汁之间的联系,形成条件反射。这种条件反射的建立,属于最初的智力开发内容,对促进心理现象的萌发和心理活动的发展都有帮助。
给予婴儿周到的护理。如按时喂奶,按时换尿布,根据天气变化注意保暖,使婴儿获得生理上最大限度的满足与需要,经常处于舒适感所带来的愉快情绪的反应状态。这种愉快的情绪反应,有利于促使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形成。相反,如果护理不周,婴儿常因饥饿、尿布潮湿等给予的不舒适而处于持续的啼哭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,会不利于婴儿心理的健康发展。
在正常情况下,婴儿有时也会出现无原因的啼哭,或想让母亲(或他人)抱一抱、摇一摇。婴儿啼哭时放开喉咙,手舞足蹈,这对锻炼肺活量(肺功能)以及达到全身运动都有良好的作用。如果婴儿出生后数月,既没有饥饿、不适的不愉快情绪,也没有吃饱、穿暖后由舒适所带来的愉快情绪反应,也从不啼哭,这可能是不正常的现象。
母亲的抚爱,应从婴儿出生后即开始。通过与婴儿身体皮肤的直接接触,对促进婴儿皮肤感觉的形成及心理健康发展都会起到积极作用。
为婴儿布置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,母乳喂养,给予丰富的营养、充足的睡眠等,对婴儿的脑发育是有好处的。脑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,因此,促使良好的脑发育是心理活动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。